时间:2022-09-27 03:48:10 | 浏览:1721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徐蕾 通讯员 郭德斌、罗丹)8月8日,襄州区法院工作人员在襄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窗口提交了一份关于随州市曾都区协助执行法律文书查封申请,工作人员通过“襄十随神”一体化平台顺利完成了受理登记,并提交给随州市曾都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完成后续的查封业务的登记工作,实现了查封登记的跨区域协同办理。据了解,这是襄州区第一笔跨区域办理的不动产登记业务。该平台的顺利使用,使襄州区率先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一网办”“全市通办”“跨城通办”的三级连跳,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在开展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襄阳市襄州区把人民满意作为共同缔造的价值追求,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紧抓“财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主线,聚焦民生发展,点亮不动产登记成绩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缔造美好生活。目前襄州区已实现登记资料查询查封、抵押登记、变更登记等3项高频事项的“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登记。在现有线下窗口设置“襄十随神”城市群综合受理窗口通过异地申请、线上受理、协同联动、网上支付、远程办理、快递送达的“跨市域通办”业务,避免群众在不同的城市间来回奔波。同时,为群众提供“容缺办、预约办、上门办”等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登记服务。今年以来,该区共开展进小区办证服务13场,为老人、孕妇、残疾人、军人开通绿色通道208例,为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启动上门服务机制27例。
目前,“襄十随神”城市群不动产一体化登记系统已完成一期开发,构建“数据管理一体化”“业务办理一体化”不动产管理新模式,实现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一体化协同办理。办事群众可就近通过“襄十随神”城市群不动产登记专用窗口申请办理不动产查询、查封、解封、变更、更正等登记业务,通过一体化协同办理平台,收取所需材料并录入一体化平台,平台与城市群不动产登记业务系统进行关联并协同办理。完成办结时限为一个工作日。
【纠错】编辑:徐蕾
根据全国公安机关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安排柳州市柳南警方于8月18日在柳南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清查吹响柳南平安哨当好群众守夜人亮灯见警集中警力深入美食街、烧烤店、大排档等夜间营业重点部位和酒吧、歌舞厅、KTV、洗浴足浴等公共娱乐服务场所、
“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美酒飘香,鲜花怒放,歌声飞出我的胸膛。”8月3日一大早,三元区白沙街道群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出阵阵悠扬的歌声。社区居民郭燕娥与大合唱的人群,声情并茂地演唱着歌曲。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2日电(记者郭雅茹)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清洁取暖被指“一刀切”,禁止烧柴取暖、封堵炉灶,导致一些群众挨冻,引发舆论关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回应称,认领全部问题,立即整改,决定对古城住户实行登记购买
本报记者邹晓华文/图 群众夸赞:这个工作室不简单!政府肯定:这个工作室有作为! 这个工作室,就是萍乡市安源区的赖俊兵矛盾联调工作室。两年前,安源区进行社会治理方式的有益探索,构建起网络大V+法律工作者、退休老干部、志愿者的第三方社会矛盾
听诉求,解难题!市委书记在市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12月30日。萍乡市委书记李小豹来到市信访局,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心贴心解决群众困难。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带着责任和感情、依法依规为他们排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任妤 阮班明春播一粒种,秋收一担粮。9月20日,湖北襄阳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襄阳主会场暨“五谷情深▪味在谷城”农旅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市丰收节主要活动安排,也公布了该市农业成绩单。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杨伟 通讯员 徐嘉“十年来,在全市的不懈努力之下,‘蓝天白云、碧水绕城’由‘奢侈品’变为‘日常品’,屡屡刷屏朋友圈,平原蓝绿交融、乡鸟语花香美景在许昌已然实现……”9月23日上午,记者从许昌市举行的“非凡十
“中好办真的太给力了,我们足不出户,所反映的问题还能得到快速高效解决,真是方便又省力!”日前,焦作市中站区居民张莉通过“中好办”小程序,反映自家房屋阳台渗水,中站区“民呼必应”调度中心收到后立即将情况反馈给中站区房管中心,该房管中心随即到现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5日讯 剧院里、舞台上,精彩演出连番上演;图书馆里、美术馆内,书香四溢翰墨飘香;健身场上,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年人在进行健身技能展示……2021年,走过烟台莱山区的每一个角落,文化的气息无处不在,让每一个市民和游客
深州市税务局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走进深州市世鑫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高占峰摄河北新闻网讯(高占峰)连日来,河北省衡水深州市北溪村镇立足群众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新需求,针对农民群众“白天扛锄头,晚上聚村头”的生活习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